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简述诚实信用原则/韩召峰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7:53:12  浏览:983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简述诚实信用原则

韩召峰


  诚实作用,要求牌法律上特殊联系的民事主体应忠诚、守信,做到谨慎维护对方的利益、满足对方的正当期待、给对方提供必要的信息等。民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是取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在法律上的体现。《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法律吸收道德观念,始于罗马法。古罗马的立法者在简单商品经济得到充分发展的背景下,日渐觉察到无论老九合同条款如何严密,如果当事人心存恶意,总有规避之法。于是在罗马法中规定了所谓的诚信合同,确认了一般恶意抗辩诉权。这一规定对后世各国民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国民法典》第1134条规定:“契约应以善意履行行之。”从而是在合同关系中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德国民法典》第242条规定:“债条人须依诚实与信用,并照顾交易惯例,履行其给付。”从而在立法上将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债法领域。但司法凑合和法学学说对这项原则的适用,已远远超出了它法定的适用范围。它不但适用于业已发生的债务关系,也适用于开始就合同进行谈判的阶段,而且还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法律上的特殊联系。《瑞士民法典》第2条规定:“无论何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均应依诚实信用为之。”一举在将诚实信用原则的运用范围扩张及于整个民法领域。《日本民法典》在法典制定之初并未规定诚实信用原则,第二法典第1条之2规定“权利的行使及义务的履行,须遵守信义,且诚实为之”。我国《民法通则》将诚实信用原则规定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具有适用于全部民法领域的效力。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般条款,对当事人的民事活动起着指导作用,确立了当事人以善意方式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行为规则,如果当事人行使权利违背诚实作用原则的要求,即构成权利的滥用。它以性规范的方式要坟当事人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必须遵循基本的道德要求,强调民事主体“应对其所为之承诺信守,而形成所有人类关系所不可或缺的依赖基础。”以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并能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实现平衡当事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的功能。诚实信用原则的这一作用,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赖,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有助于培育良好的市场信用,维护交易安全,降低交易费用,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诚实信用法律吸收最低限度道德要求的产物,但何为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需要借助特定国家和地区的司立法,尤其是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民事司法具体化。拉伦茨尝言:“在一个具体情况下的权利行使空间在什么条件下才是违反诚信原则,因而不被准许,是无法逐一列举的,因为‘诚实信用’是一个一般条款,它通过凑合来进行补充和不断予以完善。“因此民法学对于诚信用原则的研究,应当采取面向司法的姿态,着力整理司法审判实践中已有的案例,将其类型化,以明确庆祝信用原则的具体内容,为在民事立法上实现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化奠定基础。


北安市人民法院韩召峰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广东省广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


关于印发《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穗编字〔2001〕87号

各区、县级市党委、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广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

二○○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市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广州市市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实施意见〉的通知》(穗字〔2001〕4号),广州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是市政府主管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工作部门。

一、职能调整

(一)转变的职能

将计划生育重大科研成果和节育新技术的评审、鉴定和推广应用等职能交给直属事业单位或有关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二)清理行政审批事项

1.保留审批的事项:(1)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2)经营避孕药具许可证。

2.保留核准的事项: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

二、主要职责

根据以上职能调整,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研究起草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并检查、落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

(二)根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提出本市人口发展战略和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负责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编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年度计划和事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

(三)负责编制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研究的规划,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重大问题的综合性、前瞻性的调查研究,并提出建议。

(四)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综合管理;检查、指导各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室)的工作;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制定生殖保健服务规划并指导实施;组织对病残儿童的鉴定;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优生优育服务工作;执行国家有关避孕药具管理的规定,指导、监督避孕药具的管理、使用与发放工作。

(五)负责制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协调实施。

(六)指导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干部队伍的建设,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

(七)编制省、市财政拨付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及基本建设等各项经费的预、决算;管理、监督计划生育经费和社会抚养费的使用。

(八)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中央、省、部队驻穗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

(九)指导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团体的工作;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国际援助项目。

(十)负责市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十一)领导局直属事业单位。

(十二)承办市政府和上级计划生育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设5个职能处(室)。

(一)办公室(挂财务处牌子)

协助局领导组织和协调局机关工作;组织拟定并协调、实施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负责会议组织、文电文秘、档案资料、政务信息、保密保卫、外事接待等机关管理事务;承担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编制省、市财政拨付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及基本建设等经费的预、决算;指导、监督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使用;负责机关和监督直属单位财务工作和固定资产的管理。

(二)政策法规处

组织拟定有关地方性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法规及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协调有关部门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受理群众来信来访;负责有关行政复议受理和行政应诉工作,对区、县级市计生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指导;会同有关部门查处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重大案件和恶性案件;负责中央、省、部队驻穗单位和市直属单位的计划生育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三)规划统计处

制订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及年度人口计划,并组织指导实施,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组织有关部门对人口问题进行综合性、前瞻性的调查研究,并提出建议;拟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指导区、县级市人口计划、统计、档案的管理及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负责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信息及网络建设。

(四)宣传教育处(挂科技处牌子)

落实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会同宣传、新闻、文化等单位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报道;指导、协调计划生育宣传品的管理;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对外宣传和人口问题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工作;综合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指导、检查各地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室)的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计划生育科研计划;围绕生育、节育、不育拟定生殖保健服务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优生优育服务工作;组织对申请二孩生育夫妇的病残儿童的监定;指导节育手术并发症的预防、鉴定和治疗,检查督促《节育手术常规》的落实;组织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资格评审和培训、考核、发放合格证工作。

(五)政治处(监察室、机关党委办公室与其合署办公)

负责局机关处、室干部及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建设;负责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负责机构编制、组织人事、劳动工资工作;拟订和组织实施计划生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规划、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教育、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规划;负责局机关及指导直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党务、统战、老干和工、青、妇等工作。机关党委、纪检、监察机构的办事机构设在政治处。

四、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机关行政编制30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正副处长(主任)10名,专职纪检组副组长1名。

单列行政编制1名。

机关后勤服务人员事业编制3名。

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2名。

劳动人事部关于填报县以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数字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


劳动人事部关于填报县以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数字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




为掌握县以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情况,加强安全生产的领导,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经与国家经委、国家统计局和农牧渔业部、煤炭部、城建部等部门联系同意,现对县以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做如下通知:
一、请各地区从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统计填报县以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数字,县以下企业包括各系统的乡镇企业、城市街道企业、劳动服务公司、建筑施工等单位及个体企业。
二、各地区统计的县以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数字,请列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综合月报表》县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一栏的后面,注明“县以下集体企业”,并填写事故类别,单独统计。
三、县以下企业一次死亡三人以上重大伤亡事故的报告方法,按县以上企业的报告制度办理。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产业部门在每月终了后五日内,将上月一次死亡三人以上重大伤亡事故的简况逐一列出,汇总报送劳动人事部劳动保护局。
四、请各级企业管理部门,将企业伤亡事故情况报送同级劳动部门,并报上一级企业主管部门。
五、矿山企业的伤亡数字,除归口汇总上报外,请按劳人矿局〔1982〕6号、〔1984〕14号等有关文件要求单列填报我部矿山安全监察局。
六、县以下企业伤亡事故的具体统计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制定。



1986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