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有关问题的回复意见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8:00:48  浏览:920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有关问题的回复意见

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有关问题的回复意见




教基厅函[2004]51号

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中有关问题的请示》(川教[2004]218号)收悉。经研究,现回复意见如下: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安全教育的课程建设,把新课程有关安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是当前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主要工作任务。200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2005年,全国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2007年全面推广普通高中新课程。新课程落实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针对学校安全教育的特点,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学校课程与教学之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近期,我部正在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总结课程改革实验经验的基础上,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等新课程文件,进一步统筹安排学校安全教育等有关内容。积极推进和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把中小学安全教育渗透到课程的设计、实施到评价之中,努力发挥其在安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教育部已发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中,都对珍爱生命、注意安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如要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等。在小学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3-6年级《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等德育课程的标准和教材中,都提出了有关安全教育的要求。如小学l-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让小学生学会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要 “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要求:“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并在教学活动中建议“从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溺水等方面,查找有关安全的小常识和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以知识竞赛、设置情景等方式,学习、演练自救自护方法”。

  新课程各科目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中,也尽可能地增加了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强调安全教育要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和贴近实际。如3-6年级《科学》课程提出学生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知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在介绍简单电路内容中,有“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电磁能内容标准中设置了“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常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在初中《化学》标准化学与社会发展内容标准中,结合化学与能源和资源利用,提出“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并在活动建议中提出了“交流并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等现象”。在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设有健康与环境专题,主要有“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及其预防措施;了解环境毒物和防毒的措施”等内容,并在活动建议中,要求调查传染病的传染方式;收集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的资料,出专题墙报,请有关专家做报告;调查环境毒物在食物链中的富集,调查常见的中毒现象(农药、药物、有害动物和有害植物等)。

  安全教育特别是学校安全教育内容丰富,情况复杂,涉及面广,必须在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根据形势发展和各地实际的需要,多形式地开展学校安全教育活动。为提高课程的适应性,这次课程改革实行中央、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安排一定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安全教育。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农业部关于防御近期强降雨天气加强农业抗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农业部


农业部关于防御近期强降雨天气加强农业抗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经、农林)、农机、畜牧、农垦、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据中央气象台6月8日预报,未来10天我国强降雨区将位于江淮、江南、华南西部和北部、贵州南部、云南南部一带,降雨量将比常年同期偏多3—7成,局部地区偏多1倍以上。为及时有效地应对此次强降雨天气,切实减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防范强降雨天气

  当前正值“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江淮地区小麦正处于收获的高峰期,江南、华南等地区早稻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对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好形势意义重大。这次强降雨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将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防御强降雨天气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狠抓各项防汛减灾措施落实,确保思想、人员、物资、责任、措施“五到位”,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二、切实加强灾害监测预警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气象、水利、海洋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和灾害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坚持24小时值班,确保信息畅通。强化灾情调度,主动收集、核实和反映灾情,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农业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提供决策依据。渔业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渔业安全预警信息通报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将灾害信息及时通知到相关区域的渔船和人员,确保所有渔船及养殖人员及时避风、避浪。

  三、迅速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各级农业部门要借鉴以往防御台风、洪涝等雨涝灾害的成功经验,针对此次强降雨的特点和在田农作物长势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防御方案,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抓紧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要抓住晴好天气,加强组织调度,加大机具和人力投入,千方百计加快小麦收获进度,确保颗粒归仓;要组织农民抓紧抢收已成熟的水果、蔬菜等作物;要把早稻和中稻作为防护重点,及时落实疏通沟渠、防洪排涝等防御措施;要组织人员对大棚设施、畜禽场舍和农业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加固。

  四、狠抓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各地要把灾后恢复生产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和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灾区,指导农民搞好生产自救。抓紧组织排水降渍,加强在田作物的灾后田间管理,促进受灾作物及早恢复生长;帮助灾区根据灾情特点,研究制定完善农业生产恢复方案,结合农时季节和地区特点,及时调整应对措施,指导农民搞好补种改种;搞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疫苗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工作,为灾区恢复生产提供物资保障;积极组织农机投入抗灾救灾,及时抢排农田积水、修复水毁农田。加大灾区动物疫病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力度,确保灾后无大疫。

  五、统筹抓好“三夏”生产

  各地要做到抗灾救灾与“三夏”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在抓好抗灾救灾的同时,要及时组织农民腾茬播种,确保不空田、不荒田,努力增加玉米、水稻等高产粮食作物面积;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帮助农民及时做好查苗补苗、中耕锄划、浇水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认真总结小麦高产创建经验,深入推进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力争今年粮食单产水平有新提高;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突出抓好水稻“两迁”害虫和蝗虫等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大力推行专业化防治,切实将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农业部

   二〇〇八年六月八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表决和通过议案办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表决和通过议案办法

(1983年6月7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人选;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人选;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的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的人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人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人选,由主席团提名,经各代表团酝酿协商后,再由主席团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名,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由国务院总理提名,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人选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提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由主席团在代表中提名,大会通过。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规定,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进行以上各项选举和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决定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和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的人选,采用举手表决方式。
四、本次会议进行以上各项选举和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共投票6张,分别在两次全体会议上进行投票。
第一次分2轮投票,每轮投票2张,分别计票。第1轮投票: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第2轮投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第二次首先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人选。然后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一次投2张票,分别计票。
五、本次会议的选票和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的表决票采用电子计算机计票(“选票系统”使用说明附后)。选票和表决票用汉文和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5种少数民族文字印制。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选票,因票面的限制,不能印5种少数民族文字,对候选人姓名另印少数民族文字对照表,与选票同时印发少数民族代表,以便对照写票。
六、对选票上的候选人,代表可以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可以另选他人,也可以弃权。
对表决票上的人选,代表可以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也可以弃权,但不能另提人选。
候选人和各项人选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票当选或者通过。
七、大会设监票人31名(每个代表团推选1名),总监票人2名。总监票人由主席团在监票人中指定。总监票人和监票人在主席团的领导下,对发票、投票、计票工作进行监督。
计票工作人员由大会秘书处指定。
八、会场共设票箱10个,代表按座区分别到指定的票箱投票(投票路线示意图附后)。已出席会议因年老有病不能到会场投票的代表,如本人要求参加投票,由监票人将选票密封,派选举工作人员送给代表本人写票;代表写好选票后,密封交选举工作人员带回会场交监票人,由监票人代投。
九、投票时,监票人首先在自己的座区投票,随后主席团和其他代表按座区依次投票。
十、投票结束后,当场打开票箱取出选票,并由总监票人将电子计算机计算的实际投票张数报告大会执行主席,宣布选举是否有效。实际投票张数等于或少于投票人数,选举有效;多于投票人数,选举无效。
十一、每张选票所选举的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人数的为有效票,多于应选人数的为废票。
十二、计票完毕,总监票人向大会执行主席报告选举结果,由执行主席向大会宣布。
十三、本次会议通过其他各项议案,采用举手表决方式。